十一月的遵义,又是阴冷、又是潮,连空气里都带着一点发霉的味道。最近一直窝在驻地周边,想回重庆,但三小时的车程让我总觉得心里没底——怕临时有事,怕赶不回来。那种被一根无形线牵住的感觉,让人有点喘不过气。
最后还是找了个折中的地方,离驻地一个小时车程的仁怀茅台镇。其实更实际的原因,是我的 Capital One Venture X 信用卡还有 300 美元旅行赠送额度没用完要过期了,能选的酒店不多,遵义就仁怀两个稍微像样的。总不能专门跑去住个汉庭,于是就定了镇上的希尔顿花园。

唯一的槽点大概是,自助洗衣也太贵了——一条白色特脏要 40 块,烘干一分钟一块钱,心里默默盘算了下,还是算了。

下午出发,天在下雨。照片里,车窗上是一层细密的水珠,街灯在雨幕里被拉成一条条虚光,红绿灯像溶在了夜色里。一个小时的路不算远,也没什么特别的事,就是一种从桐梓抽离出来的轻松。

到了镇上,先去吃了酸笋酸汤汤锅,好评。仁怀的酸味吊得准,火候也稳,热气把一天的阴冷都赶散了。

晚上去逛了茅台镇。雨还在下,夜风有点凉,街上人其实不多,空得有点反常。灯光从一间间吊脚楼里亮起来,把木窗照得温暖,也把街道照得有些梦境。那些灯笼被雨打得微微发亮,整个镇子像是被水洗过一遍,湿漉漉地静着。


灯海那一段很好看。照片里成排的灯笼挂在空中,下面是水面一样的地面,把光倒映得通透。再往前,是一座长桥,桥身被灯光画出一条线,从脚下一直延伸到远处的黑暗里。雨水把木板打得泛光,一步步踩过去,有一点仪式感。远处的山头有隐约的红光,在雾气里发散着,让人一时不知道是灯,是雾,还是什么别的东西。

第二天早上起床,雨还没停。去看了“天下第一瓶”。一整座山坡上,矗着一个巨大的茅台酒瓶子,安安静静地立着。灰白的天,湿漉漉的树,和鲜艳的红白酒瓶,有一种别样的“贵州式荒诞感”,让人忍不住笑了一下。

没再多停留,拍了几张照,就开车往桐梓回。回程的路依旧是雨,依旧潮,但心里比前一天轻了不少。只是一个小时的距离,却像是从一个短暂停顿的空间里走了一圈,又回到原来的轨道上。
这趟小小的逃离没有什么决定性的意义,也没发生什么故事。只是想暂时离开一下,又在合适的时间回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大概旅行本来就不一定为了“去哪里”,很多时候,只是为了“离开一下”。
十一月,仁怀茅台镇。夜色很好,雨声很好。人不多,但也够了。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