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1) mastodon (2) matrix (1) 加密 (3) 境内卡 (1) China travel (12) Foreign bank card (14) International travel (6) 工作 (3) 工作小结 (2) Trip (18) dedicated server (9) Life (9) 美股 (1)

2025年7月20日周小结


✅ 一、本周重点工作回顾

1. 检查工作

  • 跟班参与防洪隐患排查3次,覆盖两处桥路检查工区;
  • 对部分隧道隐患问题进行现场复核,推动整改闭环;
  • 本周排查强调以“更高、更远、更广、更细致、更警觉”的标准对标执行,同时与工长共同回顾典型水害案例,总结出三点共识:(1)隐患排查要“做广、做细”;(2)不能固守经验判断,如“红光带”≠绝对应急;(3)需高度关注周边环境变化,尤其是新增公路可能带来的排水径路变化风险。

2. 维修工作

  • 与专业科室就隧道漏水整治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量和材料计划,督促劳务公司做好UX引水板采购;
  • 完成对桥下构造物缺失防撞设施的现场核查,推动波形护栏材料到位准备。

3. 防洪管理

  • 明确落实“1+1+N”防洪管理执行模式;
  • 跟班组织专职人员和线路网格开展分层级培训,共计完成3场次,覆盖常态网格、责任人、加密区域等;
  • 梳理现阶段各类人员定义和覆盖范围,防止出现“划而不清、管而不明”的情况。

4. 组织协调

  • 统筹安排了挡墙排查专班、轨道车装卸车防护体系、铁哨现场调查等新增任务的人力计划;
  • 协调维修、封闭网改、病害整治等多项同步作业,保障施工期间组织有序、职责明确;
  • 指导防洪专职人员强化“人防”落实,重视现场盯控而非只依赖设备预警。

📌 二、下周工作计划

1. 检查方向

  • 跟班开展高铁、普铁线路防洪隐患再排查;
  • 引入“风险评估指标量化表”进行试评估与应用效果验证;
  • 检查6个专项内容的标准执行情况:3类对象(挡墙、边坡、水塘排水)、2个关键点(隧道口、高陡堑坡)、1个综合区域(线路外环境)。

2. 维修方向

  • 计划组织1次维修作业全过程写实,包括前期调查、设计、协调、计划编制和现场实施。

3. 防洪方向

  • 配合“7·20”重点防控节点,验证“1+1+N”机制落地成效;
  • 督促新增常态网格、防洪巡防岗位到岗到位、培训到位。

🧠 三、工作体会与反思

  1. 风险辨识意识必须升级防洪隐患排查是当下工作的首要任务,不能依赖过往印象与经验判断,要真正“高看一格”,形成可复制的识别与分类能力,推动一线整体素质提升。
  2. 管理工作的统筹性日益重要本阶段维修、封闭网、整治工程同步展开,必须“顾得过来、管得下去”。在隐患处置中尤其要核实人防是否真正落实,不能依赖“物防”“技防”代替责任落实。
  3. 防洪人员结构需进一步梳理优化当前涉及传统点、常态网格、巡防岗位等多层次人员,应分类管理、定期培训,避免疏漏与职责交叉。
  4. 量化工具助力专业提升本周参与了防洪隐患排查培训,尝试使用量化打分工具。通过打分评价,不仅帮助我们提升判断精度,也为未来开发便捷化工具(如手机端打分小程序)提供了实践基础。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en_USEN